2025年5月19~21日,欧洲心血管介入大会(EuroPCR)在法国巴黎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涂圣贤教授公布了冠脉径向壁应变(Radial Wall Strain, RWS)技术最新验证成果“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Angiographically Derived Coronary Radial Wall Strain in Diabetic Patients and Non–Flow-Limiting Stenosis”,并在心血管介入领域顶刊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同步发表。该研究首次证实了RWS可精准识别糖尿病患者非血流限制性冠脉病变中的易损斑块,并独立预测5年病变源性复合终点(LOCE)事件风险。这一发现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延迟血运重建冠脉病变精准风险评估提供了全新工具。
研究背景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在这类患者中,传统功能学评估(如FFR)显示“非血流限制性狭窄”病变中,仍存在高比例的易损特征斑块和病变进展的风险。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虽能检测易损斑块特征(OCT-VFs),但有创性和高成本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与OCT定义的易损斑块特征(OCT-VF)对比,探讨单纯基于冠脉造影的斑块易损性评估新技术—RWS在合并糖尿病及非血流限制性冠脉病变患者的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研究方法
该研究基于COMBINE OCT-FFR试验数据集(NCT02989740),对符合图像质量条件的冠脉病变进行事后RWS分析。以RWS≥13.0%作为预设最优界值,对比存在≥1个RWS阳性冠脉病变的患者与RWS阴性患者在临床结局方面的差异。主要终点为5年随访期间的LOCE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或靶病变血运重建。
研究结果
研究纳入366个患者435个符合RWS分析条件的非血流限制性冠脉病变。结果显示,病变水平最大RWS与OCT-VFs尤其是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WS预测OCT-VFs和TCF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0.630(95% CI: 0.571~0.688,P<0.001)和0.750(95% CI: 0.692~0.809,P<0.001)。
在中位3.2年的随访期间,累积34个(9.3%)患者发生LOCE事件。其中,RWS阳性和阴性组事件率分别为17.0%和6.8%,RWS阳性患者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是阴性患者的2.70倍(95% CI: 1.37~5.32;P=0.004)(图1),主要体现在靶血管血运重建风险的显著增加(HR: 3.36,95% CI: 1.51~7.47;P=0.003);在校正了潜在的临床混杂因素后,RWS对LCOE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校正的HR: 2.88,95% CI: 1.35~6.15;P=0.006)。

图 1. Kaplan-Meier曲线分析
中介检验分析显示,RWS对LOCE的预测作用独立于OCT-VF(直接效应:β=0.099,95% CI: 0.029~0.168,P=0.006;间接效应:β=0.004,95% CI: 0.008~0.015,P=0.555; 中介作用比例:3.9%,95% CI: 5.0%~20.3%)(图2)。相应地,RWS与OCT-VFs联合使用时,可以显著提高对事件预测的C-指数(0.063,95% CI: 0.058~0.069,P=0.009)、净重分类指数(0.523,95% CI: 0.132~0.901,P=0.008)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0.066,95% CI: 0.013~0.182,P=0.010)。进一步的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事件率6.5%~17.5%的范围内,联合RWS与OCT-VFs的预测模型在预期净获益方面优于单独的OCT-VFs应用(图3)。

图2. 中介检验分析

图3. 决策曲线分析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RWS阴性患者的LOCE事件发生率与OCT-VF阴性患者相当(6.8% vs. 6.5%;HR: 1.06,95% CI: 0.43~2.66,P=0.895),而OCT-VF与RWS同时阳性相比单纯OCT-VF阳性的患者,其事件率风险具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6.8% vs. 6.5%;HR: 1.88,95% CI: 0.99~3.56,P=0.055)。这也提示在高危斑块评估方面,RWS有可能可以作为一种“守门人”技术,帮助筛选真正需要行OCT等冠脉腔内影像检查的患者。
研究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非血流限制性冠脉病变的患者中,RWS有助于预测OCT-VF及5年随访期间LOCE事件风险,RWS对LOCE事件的预测作用独立于OCT-VF,联合应用RWS可以进一步提高OCT-VF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研究点评
在这项基于COMBINE OCT-FFR数据集的事后RWS分析研究中,研究团队首先验证了RWS与形态学上OCT-VF尤其是TCFA的显著相关性,并进一步揭示了在糖尿病合并非血流限制性病变中RWS与OCT-VFs相似的预后预测效力,以及在OCT-VFs基础上联合应用RWS的增量式预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还发现阴性RWS在预测事件低风险人群方面的可靠性。该研究为RWS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为进一步深入探讨RWS指导冠脉腔内影像技术精准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Zhiqing Wang, Elvin Kedhi, Xun Liu, Chunming Li, Jiayue Huang, Jiaxin Zhong, Xinkai Qu*, William Wijns, Shengxian Tu*.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Angiographically Derived Coronary Radial Wall Strain in Diabetic Patients and Non-Flow-Limiting Stenosis.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5; doi: 10.1016/j.jcin.2025.02.009.
专家简介
涂圣贤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荷兰Erasmus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会士(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士(FESC),上海交通大学心血管创新器械与智能计算实验室(CIIIC)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动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心血管影像技术与介入诊疗器械的研发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上海市战略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等,发明QFR、OFR、UFR与RWS等序列冠脉功能学评估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了冠脉生理功能学和斑块易损性评估的关键问题,并成功实现了临床转化。相关成果发表在Lancet、JACC、Eur Heart J等国际知名期刊,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超过50项,研究成果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以及2022年度EuroPCR大会评选的全球心血管器械最佳创新奖(Jon Dehaan Foundation Award)。
我要留言